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《香山寶卷》等卷宗中記載相似的故事,也是流傳至今最為普遍的說法。言說,觀世音俗名妙善,生于北闕國(不知何處,有說是陜西境內地址,不可全信),父親是妙莊王。 妙莊王這個人生性殘暴,好殺戮,天帝為了懲罰妙莊王于是奪走了他的兒子,生了三個女兒,大女兒妙清,二女兒妙音,三女兒就是妙善了。妙善多次勸阻妙莊王不成,甚至為此發誓終生不嫁,妙莊王一氣之下囚禁了妙善。后來妙善在汝州龍樹縣白雀寺出家為尼,是為苦修,佛法天成,“誠感天使三千八部天龍持護伽藍掃地,東海天王掃廚,六丁上香,游奕點燭,伽雀進茶,飛猿進菜,白虎街柴,飛瓊、毛嬙滋花,八洞神仙鮮果”。凡夫俗子沒見過這場面,竟然將此視為“妖魔鬼怪”,最后被妙莊王派兵火燒寺廟,妙善破指成雨,滅火救寺。后來妙莊王又以刀斬,被玉帝救下;又以紅羅賜死,尸體卻被白虎帶走……妙善在冥府卻又令鬼怪大亂,不敢靠近,最后無法,陰司上乞玉帝,禮數十足的將妙善送還陽間。釋迦牟尼此時現身,佛曰:越國南海中間普陀巖,是汝去處。 妙善在普陀修行九年得到大成,后來又“割手目以救父病,持壺甘露以生萬民”,“有左善才為之普照,右龍女為之廣德”,即使左右童子。后來太上老君又上表玉帝,封妙善為“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南無靈感觀世音菩薩”,蓮花寶座,加封妙善父親妙莊王為善勝仙官,母親伯牙氏為勸善菩薩,姐姐妙清為大善廣殊菩薩,坐騎是青獅,二姐妙音為大善普賢菩薩,坐騎是白象。 所以在民間傳說中,南海觀音、普賢、廣殊竟然是三兄妹,而且還是道教至尊玉帝冊封,很顯然這沒什么可考性,大概“僅供娛樂”。當然,在《隋書》等文獻記載中,也有“妙善菩薩”的說法和稱呼,與民間傳聞是否一致,就不得而知了
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《香山寶卷》等卷宗中記載相似的故事,也是流傳至今最為普遍的說法。言說,觀世音俗名妙善,生于北闕國(不知何處,有說是陜西境內地址,不可全信),父親是妙莊王。
妙莊王這個人生性殘暴,好殺戮,天帝為了懲罰妙莊王于是奪走了他的兒子,生了三個女兒,大女兒妙清,二女兒妙音,三女兒就是妙善了。妙善多次勸阻妙莊王不成,甚至為此發誓終生不嫁,妙莊王一氣之下囚禁了妙善。后來妙善在汝州龍樹縣白雀寺出家為尼,是為苦修,佛法天成,“誠感天使三千八部天龍持護伽藍掃地,東海天王掃廚,六丁上香,游奕點燭,伽雀進茶,飛猿進菜,白虎街柴,飛瓊、毛嬙滋花,八洞神仙鮮果”。凡夫俗子沒見過這場面,竟然將此視為“妖魔鬼怪”,最后被妙莊王派兵火燒寺廟,妙善破指成雨,滅火救寺。后來妙莊王又以刀斬,被玉帝救下;又以紅羅賜死,尸體卻被白虎帶走……妙善在冥府卻又令鬼怪大亂,不敢靠近,最后無法,陰司上乞玉帝,禮數十足的將妙善送還陽間。釋迦牟尼此時現身,佛曰:越國南海中間普陀巖,是汝去處。
妙善在普陀修行九年得到大成,后來又“割手目以救父病,持壺甘露以生萬民”,“有左善才為之普照,右龍女為之廣德”,即使左右童子。后來太上老君又上表玉帝,封妙善為“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南無靈感觀世音菩薩”,蓮花寶座,加封妙善父親妙莊王為善勝仙官,母親伯牙氏為勸善菩薩,姐姐妙清為大善廣殊菩薩,坐騎是青獅,二姐妙音為大善普賢菩薩,坐騎是白象。
所以在民間傳說中,南海觀音、普賢、廣殊竟然是三兄妹,而且還是道教至尊玉帝冊封,很顯然這沒什么可考性,大概“僅供娛樂”。當然,在《隋書》等文獻記載中,也有“妙善菩薩”的說法和稱呼,與民間傳聞是否一致,就不得而知了